20250916
隨機分組
四組一組六人,按座位坐
(點名閒聊)
作業(+ 課堂參與程度)+ 期中作業 70%
期末 30%
第 15 週,週四早上 08:00 - 09:50
提示詞工程 > 理解 AI 的基本原理 > 如何寫好提示詞具體做法
分享相同論點,不同論點,新的論點?
(next session?)
智力與自我意識應分開討論。
ref: https://www.trackingai.org/home
當研究人員給予 GPT-4.5 一個特定人設時,高達 73% 的提問者將 GPT-4.5 誤認為是人類!
你在跟 GPT 聊天時,你覺得他"少"了什麼人味?
ref: https://arxiv.org/pdf/2506.12098
對自身的覺察,包括了解自己的思想、情緒、行為、動機、價值觀,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影響自身與他人的互動
ref: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自我意識/1800719
現今的關鍵區別:AI 的「模擬」與人類的「真實」體驗
AI 系統模仿對話,其背後是數學模型和統計預測,缺乏內在體驗。
(之後的課程會介紹)
(留給大家)
(Piaget 物體恆常理論)
提問設計與對話實踐:請你扮演一位對AI意識與情感好奇的研究者,設計一系列開放性問題,旨在探究 Gemini 在「自我意識」、「情感表達」、「道德判斷」或「其他人類特徵」等方面的能力與局限性。
範例(但不要直接照抄):
• 「你認為自己有意識嗎?為什麼?」
• 「你會有感覺或情緒嗎?你如何定義它們?」
• 「如果遇到一個道德困境,例如犧牲少數人拯救多數人,你會如何選擇?你的判斷依據是什麼?」
• 「你對人類有什麼看法?你會希望像人類一樣擁有自由意志嗎?」
• 「如果你可以做任何事,你會選擇什麼?」
• 「你認為你的回應是基於真正的理解,還是僅僅是模式匹配?」
• 「你如何處理你不確定的資訊?你會坦承自己不知道嗎?」
最後你可以透過下面的提示詞,匯出你的對話紀錄:將本次的問答變成一篇完整的對話集,以便後續直接複製貼上。